- · 《世界哲学》期刊栏目设[10/30]
- · 《世界哲学》杂志社刊物[10/30]
- · 《世界哲学》杂志社收稿[10/30]
- · 《世界哲学》编辑部征稿[10/30]
- · 世界哲学版面费是多少[10/30]
- · 《世界哲学》投稿方式[10/30]
- · 《世界哲学》数据库收录[10/30]
李晨阳:做“孟子式”哲学,力促中国哲学成为(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世界各国都来学习中国哲学时 在详尽分析了中国哲学成为世界哲学路途中的歧路后,李晨阳提出主张,认为相对最有效的途径是——比较哲学。“通过哲
*世界各国都来学习中国哲学时
在详尽分析了中国哲学成为世界哲学路途中的歧路后,李晨阳提出主张,认为相对最有效的途径是——比较哲学。“通过哲学比较对照,可以创造哲学问题,发展哲学问题。”
*学者用中国资源构建世界哲学时
“再受教育”的孟子(左)可以接受洛克(右)的思想,进而发展自己的民本思想
按照第二个标准,中国哲学成为世界哲学有两个显著标志,一是中国哲学在世界哲学舞台上活动时,是否是人们常用的参照系。这方面成功的例子是古希腊哲学。比如当代人构建哲学理论时,就经常引用和参照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这并不意味着别人接受古希腊的哲学观点,但是,讨论新的哲学问题时,大家时常参照他们的观点。像上述两位美国哲学的学术研究也可视为中国哲学被引用的典型例子。但是,在这个方面他们还不是主流。
6月23日下午,在不少业内人士的关注下,李晨阳在线上展开他的分享。他借理查德·罗蒂的话阐释,当传统资源能和受过“再教育”的历史人物再对话这种理性建构展开时,区域哲学就会成为世界哲学,而要让中国哲学成为一种世界哲学,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是以比较哲学的进路展开。
所以,比较哲学有两个维度。“第一是通过比较而了解,第二是通过比较而建构而将哲学朝前推,以解决当下困境。” 中国的古诗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很说明比较哲学的好处,通过比较哲学的相异思维,来多个维度了解自己文化的哲学。在这个方面,不仅内行同事有助推中国哲学走向世界的作用,外行人通过提出问题,也可以有点醒梦中人之效。使中国哲学成为一种世界哲学,需要更多的业内人努力以类似“孟子式思想”的哲学建构来既多维度消化自我资源,也借比较之资源来助推中国哲学的活水源头。李晨阳指出,现在国内在中国哲学做出成就的学者,绝大多数是从比较哲学这两个维度做工作的。预计在不远的将来,国内和国外都会有越来越多的哲学学者通过比较哲学进一步使中国哲学成为世界哲学。
“在中国哲学变成一种世界哲学时,要尽力避免把哲学过于历史化。”历史与哲学史固然重要,但是它们不能取代哲学构建的工作。在西方高校执教多年,李晨阳深知路途中的歧路。这里有两个误区,一是把中国哲学仅仅当做历史思想来还原,二是把哲学问题当作历史问题来解答。罗蒂在1984年出版的书里指出有两种建构或重构的方式。一种是历史建构,就如同科学思维一般,还原到历史的原状态中去,比如孟子和荀子当时是怎么解释的,这需要依靠文本解决。还有一种则是理性建构,即和受过“再教育”的历史人物的再对话。李晨阳借亚里士多德举例,历史上的亚氏,他的知识是有限度的,在当代学了新知识后按照原来逻辑去思考,一些原有的结论势必会调整。比如,亚里士多德时代主张不给奴隶以权利,如果他接受了现代教育一定会改变想法,会认为是制度的不公平导致奴隶没有变成完整的人,而并非奴隶本身固有某种缺陷。
责任编辑:李念
对赵汀阳所代表的天下主义,应该是从政治哲学或者政治理论学上来加以批评才是有效的
那么理性建构就要用哲学的方法去解决,不能用历史的方法。不能用历史的研究来解决哲学构建的问题。比如,葛兆光先生,一位当代最优秀的历史学家,批判赵汀阳,一个当代最有创造力的哲学家。他认为赵汀阳所代表的天下主义,构建了一个非历史的历史。李晨阳分析,葛兆光先生关于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实现天下主义的判断无疑是对的。但在这里,赵汀阳是用天下主义来明确描绘一种“理想”,而不是对原有事物存在的肯定。所以,这样的批评就是以历史问题方式来解答哲学的问题了。对赵汀阳所代表的天下主义,应该是从政治哲学或者政治理论学上来加以批评才是有效的。
“在英语世界或者西语界做哲学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做哲学史的人用哲学史解决哲学的问题。这是一个方法论的错误。”其消极的结果就是一方面歪曲了哲学的本质,好像做中国哲学的人就是在做中国哲学史,而不是在建构中国当代哲学,会错把儒家思想仅仅当作古代思想。另一方面,哲学过于历史化,会不利于非哲学工作者来研究中国哲学。比如,用中国的“心”比heart-mind更合适做伦理学。那他只要详尽了解这一方面知识即可,而不需要从头去了解渊源地苦读文献,重新回到历史过程。
文章来源:《世界哲学》 网址: http://www.sjzxzzs.cn/zonghexinwen/2022/0701/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