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世界哲学》期刊栏目设[10/30]
- · 《世界哲学》杂志社刊物[10/30]
- · 《世界哲学》杂志社收稿[10/30]
- · 《世界哲学》编辑部征稿[10/30]
- · 世界哲学版面费是多少[10/30]
- · 《世界哲学》投稿方式[10/30]
- · 《世界哲学》数据库收录[10/30]
哲学始于对世界的惊奇(3)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一个学哲学的人,可能有时候很自信,有时候会固执,但总会有一个声音提醒他。苏格拉底说“重要的事情是让我一无所知”,这句话本身可以玩味。所以
一个学哲学的人,可能有时候很自信,有时候会固执,但总会有一个声音提醒他。苏格拉底说“重要的事情是让我一无所知”,这句话本身可以玩味。所以哲学塑造一个品格,让你会去倾听别人,而且你尽力要听懂。我们现在的习惯是,我听你的时候在想怎么反驳你,大多情况是这样。而这背后有一个习性,哲学是抵抗这个东西的,哲学就是抵抗愚蠢的。
当一个人具有哲学的品格思维,更大概率上他能够跟人更好地相处。这个“好”不是说客客气气,而是有分歧争论的时候,他有更具吸引力和说服力的方式,让大家看到本来陷入僵局时候的另外一种可能。他也不是说所有事情都躲闪、唯唯诺诺,他可以表达正义,但是对这些正义和他的观点,他会有一个限制,有一个保留。这种人,我相信在公共生活中更有感召力、吸引力,在私人生活中,更自信也更谦逊。哲学的自信是非常辩证的关系。这样的人不管在什么行业,只要跟人打交道就会很好。这是一种特别重要的一个人的品格或者精神气质,亚里士多德会说美德、神圣、勇敢、坚韧,中国哲学中会说“君子”。
在宽泛意义上有哲学智慧和精神,一定是更有趣的人
刘擎:说到底,还是不要故意去引导孩子走哲学专业,那样是反哲学的。但是启发、鼓励、激发他哲学性的思维、敏感性的精神气质,对他在所有工作当中都会有帮助。但帮助是间接的。我有点固执地相信,在宽泛意义上有哲学智慧和哲学精神,这一定是更加丰盈的生命,而且是一个有趣的人。有趣的意思是说他不那么教条,你教条地活一辈子多可怜啊--你会很明确,什么东西都有答案,谁反对答案就很气愤。这种可怜其实就是精神上的难民。我看到好多气宇轩昂的发言,我觉得都是精神的难民。人不必如此,人可以活出其它的样子来。
所以在另外一方面,哲学是一个冒险。因为哲学有另外一面非常激进的东西,它可以把你原来生活所依赖的所有框架、前提、教条都问题化,这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承担的事情。也就是说你作为一个纯粹的哲学生命,你蛮难在任何一个现实的社会当中安稳地立足。要有非常强大的特立独行的精神状态。一般人是做不到的,我自己也做不到,尼采这样的人大概能做到。
哲学的意思不是说你要么做像尼采这样的人,要么你做一个教条的精神难民,守护着你未经反思的那些所谓原则。这是两种极端。每个人都会在哲学当中成长,一方面我们需要一定的确定性、安定感,一方面要从自己原来的状态当中出走。人类最伟大或者最不幸的发展,就是出走--我们从自己原来生活的地方,从那个非常狭窄的地方出走。出走是一个令人向往,又具有风险的事情。
在精神上,我们曾经那么笃信某些东西,最后改变了。所以它是一个历险的过程,它有两面:一方面使你更通达丰富,更有趣,但另外一方面一定有风险。于是在哲学这个历程当中,你可能不得不去塑造养成一种品格,那就是一种勇敢无畏的精神。如果你的探险目的地有保障,根本不需要勇敢。就像旅游,有一个特别好的旅游公司,每个地点都给你安排好,你最多累一点而已。但你走到的那个点是不是你要的点?就像那种自发旅游一样,那和这个完全安排好的、完全确定的生活不一样,但是在这种生活当中人活出生命的样子。那种自由的精神是属于人的,在这个意义上人是更充分、更丰富的。
我们不在这里鼓励那种极端,永远地、不断地抛弃自己、不断地出走,我们一般人都做不到。但是生活在做选择,你在一个非常宽阔的谱系当中拥有某个位置,你会寻找那个位置。哲学鼓励你不要永远停下来,那么安逸地享受一个未经反省的固定的生活状态和思维方式。它鼓励你出走,这是一个诱惑,因为会犯错。但是不如此,我们不足以成为人。
一个有好的哲学气质和敏感性的人,大概率会在恋爱中有更好的表现
张松:春天整个主题都是爱情,哲学课怎么跟爱情扯上关系?年轻人学了哲学,是不是谈恋爱更顺利?或者说跟男朋友、女朋友讲话更有逻辑?学了哲学,是不是能更好地处理爱情?
刘擎:我已经在很多场合谈过这个问题,好像在《奇葩说》也是。
应该这样说,如果你是一个有好的哲学气质和敏感性的人,大概率会在恋爱中有更好的表现。可是绝对不意味着,第一,会使你成功;第二,你会容易得到你自己心目中特别喜欢的人的回应,这都不一定。但你一定会表现得比别人好。这个“好”的意思是,他是更友善的、更得体的,他在这个过程中更能够表现出人性。爱情非常麻烦的是,最可怕、最极端、最疯狂、最低劣的一面、最崇高的一面都在,所以在特别亲密关系当中最能够了解一个人。而且你从这个亲密关系当中出来的时候,你自己都有点后怕说:“我怎么可以是这样一个人?我怎么这么高尚,真的好傻啊!”
文章来源:《世界哲学》 网址: http://www.sjzxzzs.cn/zonghexinwen/2022/0314/693.html